足迹
贞观大唐盐碱地变废为宝的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六章 于大唐生涯的第一次接触(第1页)

屋漏偏遇连阴雨,苦逼的人生,没有最苦逼,只有更苦逼。原本昨天发下宏愿,今天要补更,结果电脑就给我脸色看,直接崩溃了,好不容易重装系统,重装软件,重打补丁,弄到晚上十点半才差不多,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又不能上网了,卸载大多数补丁和驱动,回到最原始的状态,好不容易能上网了,抓紧先发一更,我还得抓紧重新装系统,然后再写一章,唉,还不知道得弄到什么时候才好,穷人就是没有备用机器,一出错就太TMD打击人了……    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正文:        家医很快就到来了。尽管大唐的医疗资源相对比较缺少,但像杜如晦这种层次的府邸,家中还是有一个两个的大夫的,就是所谓的家医了。尽管医术上可能赶不上著名的大夫,可是常见病症或者是外伤之类的,家医还是比较擅长的。        杜笛其实没有什么大碍了,他不过是淘气的攀登院落中的假山,失足坠落,造成的摔伤而已,或许还有脑震荡。应该说这一世杜笛的伤势是比较严重的,否则的话,杜笛也不能够魂穿到这具身体上。从外伤来说,看起来杜笛的伤势并不严重,之所以这个杜笛的去世,估计也跟惊吓过度有关,毕竟这一世的杜笛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,当然也可能是脑内受了比较严重的内伤,颅出血或者什么的,但穿越者总是要开一下金手指的,不管原来的杜笛受了什么严重内伤,或者过度惊吓,杜笛一魂穿过来,用了不到两天的功夫,就感觉自己又是活蹦乱跳了。        但崔氏却不知道这些弯弯绕,尽管看到杜笛的精神已经很好,也已经可以下床什么的了,可是为了不遗留下什么后遗症,崔氏还是要等家医诊断过之后才能确定。        原本杜笛刚刚失足坠落的时候,在家医诊断过之后,崔氏及杜府还延请了长安城内的几家有名的大夫同时会诊过,虽然大家都认为杜笛没什么大碍,但他却一直昏迷不醒,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        现在,杜笛虽然已经看起来恢复的很好,可是,没有经过大夫的复诊,崔氏总是患得患失。在她看来,先让家医诊断一下,如果没事还好,如果家医也不能有个明确的判断,崔氏已经决定再次延请长安的名大夫来会诊了。        只是,这次老天可能给杜笛开了一下方便之门,经过多次复诊完毕之后,家医笑着向崔氏祝贺:"恭喜崔娘子,笛三郎若有神助,恢复的完完全全了!"        崔氏闻听,大喜过望。在谢过家医礼金之后,崔氏吩咐小丫鬟把家医送了出去。        "笛儿,你现在头还疼吗!是否身体上还有什么不适的地方!"崔氏坐在矮塌上,一边看着杜笛,一边追问。        杜笛看着崔氏,对崔氏的追问反倒是有点头疼:"娘,我已经好了,痊愈了,现在身体好的不得了,反倒是现在我肚子饿了,想吃点好东西!"        作为病人,前期的杜笛一直昏迷不醒,全靠参汤吊着命,这年头又没有什么营养针,参汤只能是吊命,间或能吃点流质食品,杜笛估计也就是米粥、菜汤什么的,对无肉不欢的杜笛来说,这些根本就不顶事儿,顶多是漱口菜食。就算是刚魂穿的昨天,醒来也是对周围事物的判读和识别,得悉穿越到平行时空的大唐之后,他又忙着YY自己的"大唐发展计划",在兴奋之下,也忽略了肚子对食物的需要,而现在一切都算是木已成舟了,他放下了心事,也过了YY的兴奋热度,可以想象,现在恢复了状态的杜笛,是多么渴望来一顿大餐。        崔氏拍了拍白皙的额头:"也是,你不说,娘都已经忘了你好几天没有好好吃东西了。从小到大,你一向最不顶饿,现在好了,肯定是饿了,幸亏娘已经提前吩咐小厨房给你准备了一顿美食,估计现在刚刚好!"        听到崔氏这么说,杜笛的肚子不争气的发出一阵阵叫声,同时杜笛也不争气的咕咚一声咽了一口口水,尴尬地说:"娘,那还等什么,赶紧让厨房上菜啊!"崔氏笑眯眯的说:"那你还不出去,总不能现在还在卧室内吃吧。"        据杜笛接收的记忆,杜府内对饮食的礼节还是相当重视的,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都很少在卧室内吃饭,都是在府内特定的餐室内吃饭。主人们专门有自己的餐室,各房也有自己房内的小餐室,丫鬟和其他仆人都有自己吃饭的地方。吃饭的时候,老杜秉持的还是"食不言寝不语"的老训。而大唐这时候还是实行的分餐制,并不是坐在在一张大桌子上吃饭,而是每人一张矮榻作为自己的饭桌,即便是幼小的孩子,也是由奶妈或者贴身丫鬟服侍着吃饭。        而这个时候,主流的就餐仪式还是分餐制,而且是跪坐于席上,前方放一矮榻,饭菜皆是摆放于榻上。今日倭国还依旧保留着遣隋使、遣唐使时刻,从大隋、大唐学回的文化、礼制和生活方式,包括建筑、和服、榻榻米、武士刀、绯句等等,都是从隋唐,尤其是唐朝学回去的,而且由于倭岛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,反而是保存的比较完整。        ……        由此可以想象,已经习惯了现代餐具和就餐方式的杜笛,在跪坐这种方式上是感到多么别扭。他可没有去倭岛或者棒子岛上生活过,在家或者出门在外都是做椅子或者沙发来着,哪受过这种锻炼。        他歪歪扭扭的跪坐着,一会儿的功夫膝盖就受不了了——对杜笛来说,这哪是坐啊,这简直就是受刑啊!杜笛心里琢磨着,以后一定要把高桌子、椅子给"发明"出来,怪不得跪坐这种事儿在中国会逐渐的消失,相对于桌椅来说,舒服程度确实差了不是一点两点,注定是要被追求舒适生活的人们所抛弃。        相对于跪坐的歪歪扭扭的像一只歪脖子树的杜笛,崔氏倒是坐得整整齐齐——无论是崔氏幼时的生长环境,还是到了杜府的环境,都让崔氏养成了良好的仪态。看着歪歪扭扭的杜笛,崔氏往日的时候必定会要求杜笛坐正,可是今日觉得他也是大病初愈,崔氏就没有舍得训斥他,就当做没有看见坐得歪歪扭扭的他。        唉,这算是对大唐生活的第一次感性认识和接触吧!杜笛弱弱的想。        还是要把自己熟悉的一切搞出来才好……高凳,或者椅子,好像现在也有雏形了,只不过是叫"胡凳"、"胡椅",一听就知道是胡人那边时兴起来的,死守着大汉族民族主义者还是对这种非汉式的家具不屑一顾,捎带着也对这种非汉式的生活方式不屑一顾。这年头,能够甘心学用的也就是行军马扎了。        ;